排列三到底怎样选号才容易中奖
  • 首页
  • 排列三到底怎样选号才容易中奖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排列三到底怎样选号才容易中奖 > 新闻动态 > 第5章,脾胃病证用方解读/第二节 脾胃寒证用方/脾胃虚寒证/理中汤(理中丸、人参汤)
    第5章,脾胃病证用方解读/第二节 脾胃寒证用方/脾胃虚寒证/理中汤(理中丸、人参汤)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7:18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    一、脾胃虚寒证【代表方】理中汤(理中丸、人参汤)

    【组成】人参、干姜、甘草炙、白术各三两(各9g)

    【方歌】理中汤主理中乡,参术甘草与干姜,脾胃虚寒与霍乱,虚寒胸痹能温阳。

    【用法】上四味,捣筛,蜜和为丸,如鸡子黄许大。以沸汤数合,和一丸,研碎,温服之。日三四,夜二服。腹中未热,益至三四丸,然不及汤。

    汤法:以四物依两数切,用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若脐上筑者,肾气动也,去术加桂四两;吐多者,去术加生姜三两;下多者,还用术,悸者加茯苓二两;渴欲得水者,加术,足前成四两半;腹中痛者,加人参,足前成四两半;寒者,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;腹满者,去术,加附子一枚。服汤后,如食顷,饮热粥一升许,微自温,勿发揭衣被。

    【治法】温中健脾,散寒化湿。

    【适应证】脾胃虚寒证:脘腹疼痛或胀满,,时有似寒气直入脘腹,遇寒则增,喜温喜按;倦怠,大便溏,或大便先溏后硬,饮食不佳,或呕吐,舌淡,苔薄白,脉弱或虚等。

    【原文应用导航】

    1、伤寒,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下痞硬,服泻心汤已;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理中与之,利益甚;理中者,中焦,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;复不止者,当利其小便。(159)

    2、自利不渴者,属太阴,以其脏有寒故也,当温之,宜服四逆汤。(277)

    3、霍乱,头痛,发热,身疼痛,热多欲饮水者,五苓散主之;寒多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(386)

    4、大病瘥后,喜唾,久不了了,胸上有寒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。(396)

    5、师曰: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;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。今阳虚知在上焦,所以胸痹,心痛者,以其阴弦故也。(第九1)

    6、胸痹,心中痞,留气结在胸,胸满,胁下逆抢心,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;人参汤亦主之。(第九5)

    【配伍原则与方法】脾胃虚寒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寒邪肆虐脾胃;脾胃虚弱而不运不降。所以,治疗脾胃虚寒证,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。

    1、针对证机选用温阳散寒药  寒邪之所以侵袭于脾胃,大多因于脾胃之气虚弱,从而导致脾气不得升,胃气不得降,清浊之气与寒气相互搏结而阻塞中气,则证见脘腹疼痛或胀满,喜温喜按,其治当选用温阳散寒药,只有切中证机而选药,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。如方中人参、干姜。

    2、针对证机选用补气药  脾胃夙有阳虚,其气必虚。又气可化阳,阳生于气。因此,治疗脾胃阳虚寒证,其治必须首当补气,只有合理而有效地配伍补气药,才能达到阳从气而化生即补阳作用。

    再则,治疗脾胃阳虚证,其治用药必须是温阳散寒药与补气药有机地配伍,才能阳以化气,气以生阳,进而达到补阳作用。如方中人参、甘草。

    3、合理配伍健脾药  脾胃虚寒证机,其治配伍补气药虽非常重要,但其治仅是解决一时之虚,还不能达到使脾胃之气建立而生化气血,只有合理配伍健脾药,才能使脾胃之气源源不断地生化气血,从而达到阳从气而化生,阳气得复而能驱寒。可见,配伍健脾药是治疗脾胃虚寒证之关键。如方中白术。

    4、随证加减用药  若见脐上筑者,是肾中寒气上逆,去白术之壅滞,加桂枝,以温肾降逆;若吐多者,是中气壅滞而不降,去白术,加生姜,以降逆,散积滞;若下利多者,是脾不运湿,故还当用白术以健脾燥湿;若心下悸,是水寒之气凌心,加茯苓,以伐水以定悸;若渴欲得水者,是寒湿阻滞而不化津,津不上承,其治当重用白术以温阳燥湿除寒而行津液;若腹中痛,是脾胃之气失养,重用人参补益止痛,若是寒甚气逆者,重用干姜温中散寒;若腹满因寒凝阳气不运者,当去白术之壅滞,加附子以温阳散寒通滞等。

    【临床应用指导】1、药用个性

    (1)人参大补元气、中气、宗气,善疗诸脏气虚弱。

    (2)干姜宜散阴寒,温暖脾胃而祛寒,温心而通阳,温肾而助阳,善疗阳虚有寒证。

    (3)白术苦以燥湿健脾,温以暖脾醒阳,甘以补气。

    (4)甘草补中益气,化阳补阳,并调和诸药。

    2、药用共性

    理中丸不仅可主治脾胃虚寒证,还可主治虚寒胸痹证,并对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理中丸主治病理特点者,以法用之,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。

    (1)寒湿霍乱证:呕吐频繁,其物清稀无臭,下利益甚而无肛门灼热,头痛,身疼痛,恶寒,甚则手足厥逆,口不渴,舌淡,苔薄白,脉微弱。

    (2)虚寒胸痹证:胸痛,胸闷,短气不足以息,动则益甚,或咳,或喘,四肢无力,舌淡或紫,苔薄,脉细无力。

    (3)胸阳虚证:胸部畏寒,喜唾清稀涎水而多,或背部恶寒,舌淡,苔薄白,脉弱。

    (4)阳虚出血证:恶寒,肢冷,或便血,或吐血,或小便下血,或肌肤紫斑,脉弱。

    本方可以用于治疗急性、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胃扩张,胃下垂,慢性腹泻、冠心病,风湿性心脏病,慢性肾功能不全,小儿多涎症,上消化道出血,盆腔炎,变态反应性鼻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,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。

    【用方药理研究】

    1、保护胃黏膜作用  对大鼠醋酸型胃溃疡的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,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保护作用[陕西中医,1987;(7):333]。

    2、拮抗小肠推进亢进  能明显抑制大黄脾虚小鼠小肠蠕动亢进,对阿托品负荷小鼠小肠蠕动受抑加强,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蠕动有拮抗作用,能缓解乙酰胆碱、氯化钡所引起的肠管强直性收缩,表现为紧张性下降,收缩幅度减少[南京中医学院学报,1993;(4):33]。

    3、抗氧化作用  降低老龄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[国医论坛,1994;(6):37];对缺血处死的大白兔心、脑、肺等组织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,抗氧化作用,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,保护细胞免受损伤[国医论坛,1992;(4):42]。

    4、增强机体免疫功  能能刺激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,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[中医研究,1988;(3):23]。

    5、改善肾功能作用  改善肾功能衰竭,防止肾功能减退。

    另外还具有降低血中胆碱酯酶的活性,改善内脏副交感神经,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,并降低胃张力;降低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外源性高血糖;对精子运动功能有直接增强作用。

    其中:干姜药理作用见薯蓣丸;人参药理作用见柴胡桂枝汤;白术药理作用见防己黄芪汤;甘草药理作用见桂枝汤。

    【类方】

    大建中汤

    【组成】蜀椒去汗,二合(5g)、干姜四两(12g)、人参二两(6g)

    【方歌】大建中汤参干姜,蜀椒胶饴合成方,心胸寒痛不可近,温中补虚止痛强。

    【用法】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滓。内胶饴一升,微火煎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。如一炊顷,可饮粥二升,后更服,当一日食糜,温服之。

    【治法】温中散寒,补虚止痛。

    【适应证】脾胃虚寒证以寒为主:心胸脘腹大寒痛,非遇寒则畏寒,得温则减;呕吐,不能食;脘腹皮中突起如有物攻冲上下,疼痛初则拒按,久则喜之,乏力,舌淡,苔薄白,脉弱或弦紧等。

    【原文应用导航】心胸中大寒痛,呕不能饮食,腹中寒,上冲皮起,出见有头足,上下痛而不可触近,大建中汤主之。(第十14)

    黄芪建中汤

    【组成】桂枝去皮,三两(9g)、甘草炙,二两(6g)、芍药六两(18g)、生姜切,三两(9g)、大枣擘,十二枚、胶饴一升(70ml)、黄芪一两半(4.5g)

    【方歌】补益黄芪建中汤,脾胃虚弱效果良,虚劳里急诸不足,补中益气养气血。

    【用法】上七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内饴,更上微火消解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呕家,不可用桂枝汤,以甜故也。气短,胸满者,加生姜;腹满者,去枣,加茯苓一两半,及疗肺虚损不足,补气加半夏三两。

    【治法】补中益气,温养气血。

    【适应证】脾胃虚寒证以气虚为主者:胃脘或腹隐隐作痛或急痛,喜温喜按,疼痛因劳累而加重,饮食不振,四肢无力,倦怠,或自汗,或盗汗,或身重,或手足不仁,面色萎黄,大便溏,舌淡,苔薄白,脉弱等。

    【原文应用导航】虚劳里急,诸不足,黄芪建中汤主之。(第六14)

    【医案助读】梅尼埃病

    曹某,女,63岁。自诉:5年前患“梅尼埃病”,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,出院后眩晕病证仍然没有完全解除。

    刻诊:眩晕耳鸣,不能起床,起则天旋地转,恶心欲吐,不能食凉食,食凉则加剧,胃脘不舒,脘腹部怕冷且喜温喜按,手足不温,舌质淡,苔薄白,脉虚弱。

    诊为脾胃虚寒证,其治以理中汤加味:红参12g、白术18g、干姜10g、炙甘草10g、陈皮12g、半夏14g、茯苓18g、桂枝12g、泽泻 24g。

    6剂,每日1剂,水煮2次分2服。

    二诊:眩晕有所好转,又以前方6 剂。之后,累计服用前方有50余剂,病证悉除,随访2年未复发。

    按:审梅尼埃病,其病变证机是脾胃虚寒证,晕眩乃是寒气上冲,浊气上逆,病根在脾胃虚寒如脘腹怕冷,食凉则加剧,以此用理中汤温中健脾益气和胃,加陈皮以理气化湿和胃,半夏以燥湿降逆,茯苓以渗湿益气,桂枝以温阳化气,泽泻以利湿泻湿。方药相互为用,以奏其效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Powered by 排列三到底怎样选号才容易中奖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